
不同的氣候決定了南北大米的口感差異。水稻種植期間,我國東北地區早晚溫差大,較大的溫差能夠讓平均氣溫控制在21攝氏度到22攝氏度,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,最易于優質水稻品種的形成。而南方的平均溫度都是30攝氏度以上,品質相對比較差。
水稻品種有秈稻和粳稻,秈稻適宜于在低緯度、低海拔濕熱地區種植,粳稻則較適于高緯度或低緯度的高海拔種植。我國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區的晚季以及黃河以北一般種植粳稻品種,而我國南方一般種植的是秈稻品種。
“土”也是水稻生長的基本條件。由于東北是黑土地,它的氮肥使用量相對偏低,而南方水稻的氮肥含量較高,自然而然質量就會下降。黑龍江大米為什么好吃?
1、一季稻,顧名思義指一年一熟,是東北特有的水稻,生長期一般在5個月左右。記得小時候爺爺常開玩笑跟我說,要節省糧食,因為一年只長一個粒!那時候我就一直在想,我吃的這碗米飯要存多少年才有啊…也是從那時候起,我就認定,只有一年一粒的米,才是好吃的米。生長期長,是東北米好吃的主要因素,由于地理環境限制,在東北地區,適合米生長的高溫期比較短暫,所以一片土地里所有的營養,一年中只有一次充分滋養作物的機會,這樣的滋養自然比一年兩次甚至三次供養作物來的養分更足!
2、其次,晝夜溫差大,是東北米香醇的原因之一。正如新疆的瓜果甜,也是因為晝夜溫差大,所以在水果內聚集了大量的糖分使水果變得甜一個道理。東北的主要糧食產區,愛米大米的主要產地響水米區,都處在北緯40度,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,是處于極深內陸的大陸性氣候,受來自內蒙古的冷空氣影響大,一年中更多的時候都是夜場晝短,所以晝夜溫差大,給米自身的營養積累提供了便利的條件。
3、第三,東北米產區病蟲害少。和南方的暖濕氣候相比,北方干燥寒冷的氣候并不利于病蟲的生長。由于病蟲少,在種植期間農民所使用的農業自然就少,想用數量的農藥濃度也相對降低。病蟲少,有利于米的自然生長,農藥使用的少,或者盡量不使用農藥,也使得東北米更健康!